連3年特優 環保署邀全國借鏡高雄土壤汙染整治
中國時報記者/李義
高雄市土壤汙染整治績效,連續3年獲得環保署考核為特優,尤其是亞洲新灣區內汙染土地,以積極結合開發計畫加速汙染整治帶動土地活化模式,環保署都表肯定,可供其他縣市分享借鏡。
環保署12日邀請全國各縣市環保機關、學者專家計130餘人,在高雄市中鋼總部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「106年度全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業務檢討及教育訓練會議」,由李應元署長親自主持開幕,會中也安排與會人員實地觀摩,以借鏡高雄市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管制成果。
會議除邀請學術界及工程界實務經驗的專家主講相關議題,包含「健康風險評估在污染場址管理之應用」、「農地重金屬污染來源及途徑判定評析」及「有機污染物監測用於污染範圍推估及監測數據合理性探討」等。
另也特別介紹高雄圖書總館,原本是一處土壤遭受汙染的老舊工廠場址,卻在土地價值提升與重大政策帶領下,蛻變成為本市重要市標及觀光景點。
環保局表示,高雄市目前仍列管91處汙染場址面積約770公頃,相關管制工作遠比其他縣市複雜、艱難。這些年來持續積極管制輔導,努力協助各場址陸續完成改善,不僅連續3年獲得環保署年度考核特優的佳績,更研創多項強化作為,提升行政管制效率與輔導查核成效。
其中,亞洲新灣區經驗屬難得,環保局積極尋找問題解決契機,結合開發計畫來帶動汙染土地活化;過往缺乏改善動力之「冬眠場址」,也在區域性土地價值提升後,吸引相關開發及污染改善資金陸續投入,進而加速整治效率。
環保局長蔡孟裕表示,高雄汙染場址多、規模大,但三折肱而成良醫,經歷多年的調查與整治改善過程後,不但已經完成了160處以上之汙染場址改善,也培育出眾多在地專業人才,而高雄市政府目前亦正積極推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產業發展,逐漸成為全國汙染整治產業的領頭城市。
(中時)